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四川又一光伏企业冲刺港股IPO,张发玉家族掌舵
阅读量:0 发布时间2025-08-26 10:10:00

来源|天府观察使(中访网旗下品牌)

8月20日,一则消息在资本市场和光伏行业引发关注:四川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书,开启了其资本征程的重要一步。

英发睿能虽是一家成立不足十年的年轻企业,却已在光伏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全球领先的专业光伏电池片制造商。自2016年6月成立以来,它始终专注于光伏电池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涵盖P型和N型电池片,构建起了多元化的产品体系,以满足不同客户和市场的需求。

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光伏市场中,英发睿能凭借卓越的技术和高效的生产能力,迅速崛起。2024年,按出货量计算,它在全球N型TOPCon电池片专业化制造商中位列第三,全球市场份额达14.7%,成为行业内不可忽视的力量。2025年8月,英发睿能更是迈出创新的关键一步,成为全球首个商业化N型xBC电池片的光伏电池片专业化制造商,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新潮流。

产能布局上,英发睿能构建了全球化的生产网络,拥有天长、宜宾、绵阳、印尼四大基地。截至2025年4月30日,其N型TOPCon电池片年产能高达32.7GW,展现出强大的生产实力。并且,公司并未满足于现状,积极扩大在中国和海外市场的产能,计划到2026年6月新建五条生产线,新增年产能3GW,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中的地位。

财务数据是企业发展的晴雨表。英发睿能的收入主要来源于P型PERC电池片和N型TOPCon电池片的销售。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截至4月30日止四个月,公司实现收入分别约为56.43亿、104.94亿、43.59亿、24.08亿元;同期年/期内利润分别约为3.50亿、4.10亿、 - 8.64亿、3.55亿元。利润的波动反映出光伏行业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凸显了英发睿能在应对行业挑战时的坚韧与调整能力。

客户结构方面,英发睿能的主要客户为光伏组件制造商,大部分收入来自前五大客户。2022 - 2025年期间,前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占对应期间总收入的49.7%、56.5%、54.7%及39.6%。这一客户结构在带来稳定收入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风险。公司也明确提示,若与任何一家大客户的业务减少或流失,且未能及时获得新客户,可能导致公司收入大幅下滑,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从融资历程来看,英发睿能自2022年6月以来已完成四轮融资,吸引了宜宾高投、宜宾绿能、国家绿色基金、东合创投等众多机构的青睐。这些融资不仅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助力其产能扩张和技术研发,也彰显了资本市场对英发睿能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

今年5月,英发睿能做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将总部从安徽迁至四川宜宾,并正式更名为“四川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一举措标志着公司将发展重心全面转移至四川宜宾,为冲刺IPO奠定了坚实基础。

英发睿能的母公司英发集团,由张发玉于1987年创办。张发玉从电子配件业务起步,在电子器件领域深耕30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2016年,他在安徽创立英发睿能,带领企业进军光伏电池领域,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在股权结构上,张发玉家族是英发睿能的核心控股力量,合计控制公司股东会约49.10%的投票权,对公司的战略决策和发展方向拥有关键影响力。宜宾国资相关企业合计持有26.51%的权益,国家绿色基金持股7.86%。这种股权结构既保证了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权,又引入了国资和专业投资机构的资源与支持,为宜宾国资相关企业合计持有26.51%的权益,国家绿色基金持股7.86%。这种股权结构既保证了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权,又引入了国资和专业投资机构的资源与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助力。

英发睿能的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4名执行董事发挥着关键作用。张发玉作为董事长和实际控制人,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引领公司的战略方向;张敏担任总经理,作为张发玉的女儿,她是英发近年光伏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者,率领团队完成宜宾基地一期产线建设以及N型TOPCon电池片产能改造,在业内屡获殊荣,入选2025年《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未来榜;张杰作为副总经理,协助公司的运营管理;施艳松则负责公司的财务、董事会秘书等重要工作,保障公司的规范运作。

2022年3月,英发睿能投资成立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首家落户宜宾的光伏企业,张敏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经理,开启了公司在宜宾的发展布局。今年2月,英发睿能又联手五粮液集团、隆基绿能及宜宾国资,合资成立宜宾英发德睿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聚焦BC电池研发与生产,进一步拓展公司在光伏领域的技术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