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新型电诈频发,同盾科技以科技与行动筑牢反诈防线
阅读量:0 发布时间2025-08-15 09:45:00

在数字化浪潮中,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类App与会员服务极大地便利了生活,却也给不法分子开辟了新的“诈骗战场”。当下,利用手机黑屏、屏幕共享、远程控制、人脸攻击等手段的新型诈骗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用户的资金财产安全。

央视近期报道的真实案例,为大众敲响了防范新型电诈的警钟。同时,央视记者特别采访了同盾科技安全研究院院长董纪伟先生,深入剖析骗局本质,为公众提供反诈应对指南。

近日,家住浙江省湖州市的高女士收到一条“快递短信”,对方称因无法联系到她,需回电确定快递再次配送时间。虽近期未网购,高女士还是回拨了电话。随后,所谓的工作人员称高女士开通了某视频APP会员,不及时取消将产生高额费用。在骗子诱导下,高女士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并遭远程操控,账户内148万元存款余额险些被转移,好在警方及时预警并介入,才避免了这场巨额损失。

同盾科技董纪伟指出,此类骗局的核心在于用户手机被植入含木马病毒等恶意程序的软件,导致手机控制权落入骗子手中。其中,常见诈骗手法主要有“静默操控”型和“诱导授权”型两类:

“静默操控”型通常由诈骗分子伪装成客服、工作人员等身份,诱导受害者通过非官方应用商店或不明链接下载伪装成正规应用的恶意软件。软件一旦安装成功,便在后台窃取手机控制权,从而进行读取通讯录、拦截短信、转账等恶意行为。

“诱导授权”型则是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引导受害者主动开启 “屏幕共享”“远程控制” 等敏感权限,骗子借此实时查看手机屏幕、操作设备,甚至制造 “黑屏” 假象实施诈骗。

当面临手机黑屏或疑似被远程控制的情况,董纪伟建议,首先应立即强制重启手机以中断远程连接;重启过程中或完成后,拔掉 SIM 卡,防止骗子获取短信验证码权限,同时关闭手机 Wi-Fi 或直接关闭路由器电源,从物理层面切断网络连接。

手机恢复正常后,进入安全模式清理恶意软件,发现来源不明软件,如“服务通”“银联会议”等,建议全部删除。若手动清理不彻底,可在备份重要数据后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完成自救操作后,务必第一时间向警方报警,提供骗子联系方式、涉诈软件名称图标、转账记录及银行卡信息等关键线索,协助警方冻结账户、追踪资金流向。

作为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企业,同盾科技自创立起便将反诈视为重要使命,致力于为反诈全链条发展贡献力量,旨在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助力精准反诈,携手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平台企业,全力筑牢网络安全防护盾,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在技术创新赋能精准反诈方面,同盾金融风控大模型发挥了关键作用。在AI技术加持下,该大模型能深度检索全球暗网信息、灰产论坛等情报源,及时获取最新诈骗趋势、涉诈攻击手段、洗钱手法与虚假交易等黑产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安全、高效、国产化的风控数智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在风险防控中占据主动,避免了潜在经济损失。

与此同时,同盾科技积极投身公益宣讲活动,自2021年起,便与公安等政府部门紧密配合,在杭州市联合策划并开展“同心铸盾・反诈同行”公益宣讲活动,深入街道、社区、高校及企业园区等基层场景展开宣传。据不完全统计,活动累计触达受众超12000人,间接影响十万多个企业家庭。通过生动案例讲解、互动交流等形式,将反诈知识传递给广大群众,切实提升了民众的反诈意识。

在创新宣传形式上,同盾科技也持续发力,联合警界标杆自媒体“警花说”打造公益反诈视频。通过警界精英与科技专家的跨界合作,深度拆解“AI换脸”“语音克隆”等复杂欺诈骗局,将专业反诈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科普内容,有效助力广大群众增强反诈意识。

持续深耕打击犯罪的前沿阵地,同盾科技为公安机关提供领先的反诈技术支持和丰富的黑产对抗经验。凭借技防手段助力各地公安设立反诈防线、侦破电诈案件,并在省市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大赛中屡获殊荣,为业界反欺诈工作提供了宝贵借鉴。在某起重大电诈案件侦破中,同盾科技的技术协助警方快速锁定了犯罪团伙的作案手法和资金流向,大幅缩短了案件侦破周期,成功追回了部分被骗资金。

手机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钱袋子”,增强反诈意识、掌握自救知识是防范风险的关键。同盾科技将继续深耕智能风控领域,不断升级反诈“科技护盾”,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为构建更加清朗、安全的网络空间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