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热浪持续翻涌
大街小巷处处闪耀着
“文明名片”
斑马线前“车让人人守规”的双向奔赴
排队候车时要“先下后上”的自觉守序
景区入口耐心等候的井然队列
每一次礼让
都传递着城市间独有的温度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文明意识,三都公安多措并举,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文明出行活动,让文明礼让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与自觉行动,为城市文明交通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送考下乡”打通“最后一公里”
为打通基层考试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交通安全知识真正走村入户,近期,三都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下到辖区各乡镇,开展“送考下乡”服务活动,将摩托车驾驶证考试和交通安全知识一同送到群众家门口。
活动现场,民辅警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考试区域内,按照摩托车驾驶证考试标准,精心设置了科目一理论考试点和科目二、科目三实操考试场地。
理论考试阶段,根据农村群众的实际情况,采用纸质试卷形式,民辅警们提前准备好了充足的试卷和文具,并在考前耐心为大家讲解考试要求和注意事项。实操考试中,民辅警严格按照考试流程和标准进行评判,对考生的每一个动作都细致观察,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在考试进行的同时,同步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向等待考试和前来围观的群众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民辅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强调,让群众听得进、记得牢。
专项行动助力文明出行
为切实保障辖区群众生命安全,让文明出行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交警大队联合各派出所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行动主要聚焦酒驾醉驾、超速超员、疲劳驾驶、无牌无证驾驶、假牌套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以及行人、非机动车乱穿马路、闯红灯等影响交通秩序的不文明行为,集中力量进行整治。
行动中,民辅警主动出击,在重点路段设置临时检查点,对过往车辆和行人进行严格检查。秉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原则,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交通违法乱象,让违法者无处遁形。
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民辅警在现场同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结合典型案例向驾驶员讲解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将“文明驾驶、安全出行”的理念带给过往群众。
巡查机制常态化 筑牢安全出行防线
为有效遏制事故发生,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交警大队在辖区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加大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巡逻管控力度。
根据交通流量和违法行为高发特点,科学部署警力,将县城主干道、学校周边、农贸市场周边等区域列为重点巡查路段,在早晚高峰时段、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增加巡逻警力和频次,通过采用定点值守与动态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不文明出行行为。
巡查重点主要聚焦于行人乱穿马路、闯红灯、翻越隔离护栏,非机动车逆行、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行驶,机动车不礼让行人、随意变道、乱停乱放等常见不文明行为,一旦发现立即进行劝导和纠正。对于情节较轻的,对当事人进行口头教育,讲解相关交通法规和不文明出行的危害;对于拒不改正或存在安全隐患的,依法予以处罚。
同时,利用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对重点路段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实时抓拍,及时通知当事人接受处理,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巡查格局。
强化宣传引导,筑牢文明出行思想根基
千防万防,不如早早预防。
为强化宣传引导,三都县公安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以“全覆盖、多形式、入人心”为目标,构建立体式宣传体系。
线上宣传方面,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文明出行知识、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解析等内容。
线下宣传则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农村等场所,组织民警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在学校,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设计互动性强的宣传课程;在农村,利用赶集日、村民大会等时机,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张贴海报、播放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向村民普及农用车辆安全行驶、不酒后驾车等知识,让文明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通讯员 胡永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涛
编辑 何广
二审 卢泰铭
三审 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