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中国好人”武亮:十六载微光汇星河
阅读量:0 发布时间2025-07-04 06:18:00

他,是开采煤炭的矿工,也是传递温暖的燃灯者。从王家岭矿井下的生死救援,到安阳领奖台上的璀璨时刻,武亮用16年光阴印证着朴素信念:人生可以平凡,心有所向,每个日子都会泛着光。这束从三晋大地升起的微光,正汇入新时代道德星河,照亮更多平凡人的向善之路。近日,武亮因助人为乐上榜“中国好人”。

一次救援点燃公益梦

2008年,20岁的武亮从技校毕业后,进入西山煤电官地矿成为一名矿工。2009年3月,当他得知我市一些医院缺血的消息后,便只身一人多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当时年轻,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只要下班有时间,就喜欢去做好事,而真正促使我走上公益道路的是一次矿难救援。”武亮说。

2010年3月的一天,王家岭煤矿发生井下透水事故,一些人被困井下。西山煤电官地矿积极抽调人员赶赴救援,武亮第一时间报了名,申请参加抢险救援工作。武亮是救援队里年龄最小的,负责排水抢险。当时的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井下被困的矿工兄弟就会多一份生的希望。

“当时救援工作有序而紧张,井下的一幕幕令我深受触动,也让我真正理解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意义。”武亮说,从那时起,他便决定竭尽全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一个想法凝聚万人心

回到太原后,武亮开始琢磨如何参与志愿服务。有一天,他与工友聊天时发现,很多人都有助人的想法,随即他们几个人一拍即合,成立了志愿者团队——“西山大队”。他们定期无偿献血,业余时间去陪护孤寡、空巢老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后来,越来越多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年轻人陆续加入进来。2014年,武亮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了太原市扶弱帮困协会,如今已有1000余名志愿者和2支高校志愿者服务队参与其中。

三木成森,三人成众。从武亮注册扶弱帮困协会开始,一个人的爱心变成了一群人的公益。几年来,他们围绕敬老、扶幼、助残、环保、助学、赈灾等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长期为社会各类弱势群体提供爱心服务。他个人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达8000余小时,负责的团队累计服务时长达2万余小时,万余人次参与各类活动。

一份初心坚持十六载

2016年,武亮发起了“关爱留守儿童 捐出一本书 献出一份爱”爱心图书室捐赠公益活动,为困难地区小学募捐图书、文具、体育用品等。同时,武亮还发起了“关爱听障儿童 我们一起行动”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志愿者带着孩子们去太原周边景点游玩、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此外,他还组织发起“捐出一本书 献出一份爱”爱心图书室捐赠公益活动,共向社会募集到爱心图书共计6.3万余册,总价值96万余元,建立爱心图书室13个,帮助近8万名儿童丰富文化知识。

“帮助他人、奉献社会,让我觉得很快乐,我常常能从这些事中发现我的人生价值,这就是我的初心!”武亮说。做一件好事不难,但十几年如一日地做好事却并不容易。10余年来,武亮早已把公益服务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也正因如此,这位井下矿工肩头落满星光: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山西好人”……他的事迹被载入《万柏林区志》,而今又添“中国好人”殊荣。当被问及坚持的动力时,武亮目光沉静:“帮助他人让我发现人生价值。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看志愿服务的参与深度。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继续用微光照亮他人,用行动传递温暖,让志愿精神成为人生的底色。”记者 张 慧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