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晚潮|张以民的革命生涯
阅读量:0 发布时间2025-09-10 11:34:00

潮新闻客户端 边中法

仰望浩瀚的星空,历代英雄豪杰,有多少在熠熠闪光,又有多少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还有多少沾着一些理不清、道不明的历史污垢,至死都没有留下一个该有的好名声,众多悬案诚使无数英烈、志士寒心!

笔者或许和张以民父亲、兄弟有缘,我分别为他父亲(张洲)、兄弟(张韶九)写过文章。先前张学翔先生发来一份十多年前的回忆录(复印件),因原件是钢笔书写的,字迹又小,没认真关注,近日稍空,便将它翻印出来,我大致浏览了一下,除官方记载外,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真相,作为一个草根文史爱好者,我们有义务还原当年的历史,于是便催生了这篇文章。

张以民(1905—1982),浙江省诸暨市牌头镇水霞张村人。小学毕业后去绍兴教会(美国人办)中学读书,1920年赴东南高等专科师范读书,后改上海大学(国共合建),当时教授是瞿秋白。杨子华(即瞿秋白夫人)、张琴秋(新中国成立后任访纺织部副部长)都是张以民当年同窗。1924年他在宣中华、张秋人影响下参加中共外围组织“青年协进会”,在校时经张秋人介绍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入共产党。

1925年张以民参加著名的“五卅运动”,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出狱后参加“上海济难会”。1926年受党组织派遣先后去广州、武汉参加、领导工人运动及党主办的报刊编纂工作,同年随国民革命军二十六军参加北伐。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血腥镇压革命者,张以民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杭州,参加当地的革命斗争,以抵制国民党的大屠杀。同年六月回诸暨参加省委农民部主任卓兰芳在安华广福寺举办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会上成立了中共诸暨南乡区委,张以民任区委书记,九月召开诸暨第一次全县党的代表大会,任县委委员、宣传部长,宣侠父任军事部长,俩人并肩战斗,为发展、壮大革命力量作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当时反动派曾张贴布告:活捉张以民赏大洋一千元。这个时期地下党口号是“驱逐军阀孙传芳,打土豪劣绅,搞土地革命”,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各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1929年冬,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革命受到极大的挫折,张以民不得不撤离诸暨。

1930年张以民受党组织指派,赴上海做《东方日报》发行工作,六月间,张以民等诸暨农民运动领导人在上海新闸路召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准备第二次暴动。十月中旬,张以民和寿松涛等返回诸暨,在白峰岭召开会议,成立了“诸、义、浦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张以民负总责并任政治部长,后因有人告密,相关领导成员再次分散隐蔽。1931年,地下党又密令他潜入国民党西北战区司令蒋鼎文处,化名张从仁,任上校秘书。由于蒋鼎文是诸暨人,地下党已在他身边安插了相关人员。1936年张以民又进入杨虎城将军的(西安绥靖公署及陕西省政府机关报)《西北文化日报》,当时由宋绮云(共产党员)任副社长兼总编,他任编辑部主任和主编。这一年的12月12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国政坛风云突变,亲日派借机推动“换蒋”方案,宋子文则坚持联蒋抗日。毛泽东力排众议,强调放蒋是为抗日大局,既维护统一战线又争取主动,党中央派周恩来赴西安谈判并促成蒋介石的释放。《西北文化日报》成了这次事件的舆论和导向的主要阵地,该报的共产党人宋绮云、张以民、边雪风(诸暨同山人)一起团结战斗,始终坚持我党的立场观点,反对内战,主张和平解决,以民族利益为重。他们利用手中舆论工具,夜以继日,连续写了大量的评论、文章、报道,为和平解决事端,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作出卓越的贡献,当时周恩来对他们出色的工作大为赞赏并合影留念。

1937年3月宣侠父作为八路军高级参议(中将衔)被党中央派往西安开展统战工作,他与先期到达的战友张以民一直保持单线联系,每周会面一次,地点在“西京饭店”,许多重要军事情报大都在这里交付的。1938年7月31日宣侠父被国民党的军统暗杀,尸体丢弃西安郊外。据网上资料:“一、蒋介石和宣侠父有历史积冤,在黄埔军校时他公然蔑视蒋的权威,后又长期从事反蒋活动。二、宣侠父任八路军高级参议后,其出色的统战能力,争取了许多国民党上层将领(胡宗南、李宗仁等)支持抗日,削弱了蒋介石对地方势力的控制。三、蒋介石下密令由特务头目张毅夫执行秘密杀害。”自宣侠父被暗杀后,张以民和党组织中断了联系。

1938年初,毛泽民偕夫人钱希钧去新疆工作,经西安时,他俩暗底去找张以民夫妇,受到热情的接待,毛泽民夫妇在他的掩护下住了好几天,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其间毛泽民还认张以民儿子张时伟作干儿子(两三岁),当场给他十块银圆做见面钱。“西安事变”结束后,杨虎城将军被迫出国考察,《西北文化日报》被国民党强行接管,1937年宋绮云离开西安,先后赴陕西、河北宣传抗日和难民救助,1939年后重返杨虎城旧部,任少将参议和政治教官。1941年被捕,此前宋绮云夫人抱着怀中婴儿(即《红岩》小萝卜头),娘俩在张以民夫人的呵护下也小住过一段时间。

1940—1945年张以民脱离了蒋鼎文,先后在西安、平凉国民党军队后勤部的军用被服厂任上校厂主任,他的上司是同乡汪维恒(地下党员),时任军政部第一军需局局长,有少将军需监的军衔。在这期间,他协助汪维恒为八路军的军需物资提供很大的帮助,汪维恒在办军需培训实习班时,邀请张以民任理论教官,讲授“日本之研究”“明治维新之后军国主义发展的侵略本质演变规律”。抗战胜利后,张以民被汪维恒调往南京国民党后勤部工作,并提升为专员。1947年期间张以民和地下党张汉城有过多次接触,递交过不少军政情报(1950年他曾为张以民出过书面证明)。

1948年初张以民开始积极寻找党组织,翌年四月他找到浙东游击队,参加了解放战争,诸暨解放初他任县人民政府秘书。1949年调上海市公安局接管的被服厂任厂务管理,1950年受钱之光之邀赴北京筹备中央纺织工业部,任办公厅秘书,后去图书馆作管理员。张以民因宣侠父被暗杀后没法和党组织直接联系上,虽然以后的工作都和共产党人在一起并肩战斗,但各自遵循“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保密条令,从不向外泄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张以民长期在国民党军队服务,新中国成立后他的政治身份一直受诟病,能证明真实身份的人大都牺牲了,因此在之后的历次运动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自然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

1982年3月18日,张以民在北京逝世,领导在他追悼会的悼词中说:“张以民同志一生,为党为人民艰苦奋斗,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虽然经历过一段曲折的道路,仍不失为早年就在我党领导下革命战士的本色,他热爱社会主义事业、拥护党的领导……”

1987年中央第二期《党史研究》,署名鱼汲胜、姚鸿的《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学术观点述要》一文中指出:“……西安事变相关的众多历史人物,不仅包括张学良、杨虎城、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刘少奇、王以哲、杜斌丞、杜重远、宋绮云、张以民……对发动西安事变有决定作用和重要影响的人物。”

“转载请注明出处”